咸安区档案局:丹书铁卷写春秋
发布时间:2017-05-04 来源: 咸安区档案局 作者:李敬、陈清明 阅读次数:1990
在咸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在省、市档案、地方志部门的有力指导下,2016年咸安区档案局(方志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克服艰苦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影响,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发展脉络,为档案和地方志“十三五”规划开了好局,呈现出班子战斗力强、干部工作积极性高、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的好局面,被市档案局评为档案工作绩效考核优胜单位。
一、建设民生档案,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主动服务文化建设,方言建档工作严格按《湖北省档案局方言建档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原则、步骤进行。投入34万元,聘请专业人士参与,在较短时间内,除完成规定项目外,还拍摄了咸宁首部方言电影《钱瑛回乡》(时长36分钟)。《钱瑛回乡》被评为全省唯一“作品特别奖”,咸安区被评为全省方言建档工作先进单位,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双丰收的县市区。在全省第十六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中,《钱瑛回乡》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二等奖。已经完成“咸宁话、江西情”行动的前期文字材料初稿,为进一步搞清咸安方言的来源和变迁情况打下了基础。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优质查阅服务。2016年接待档案查阅利用800余人次,调阅档案近1200卷次。绝大多数服务对象充满希望而来,满意而归,全年没有出现信访事件。以马桥镇高赛村为试点,开展了精准扶贫建档工作。
二、建设平安档案,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旧档案馆的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有待新档案馆建设完工后得以改善。2016年区政府在全区经济依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又增加了新馆建设项目的预算900多万元,保证了新馆建设顺利推进。工程经过一年多的依规、高质、高效推进,新馆项目主体工程竣工,目前已进入全面装饰装修阶段,设施设备陆续进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区内一流展馆。已争取经费200万元布置以“天下咸安” 为题的大型展览。推进登记备份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完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及时做好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2016年档案新录入案卷级条目4090条,文件级条目42235条,共计46325条;原文数字化扫描54658幅,分别超年初计划6325条、49658幅。各机关单位档案室都开始了档案电子录入工作。随着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逐步深化,不仅明显提升了档案信息尤其是重要民生档案的安全保障水平,也为“平安咸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三、建设法治档案,提高依法治档水平
以“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为基本遵循,进一步加强档案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档能力,努力开创依法治档新局面。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2014〕15号)文件精神,以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为抓手,推动全区档案工作水平提高。2016年指导全区46家单位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档案目标管理等级创建工作。全年全区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完成省特级复查3家、省一级达标(含复查)31家、省二级达标3家。开展了权责清单清理工作,努力发挥档案部门主体作用,探索协作机制,提高依法治档水平,推动服务法治咸安建设和依法治理档案事业的有机统一。
四、建设活力档案,提升影响力和活力
结合6·9国际档案日纪念宣传,我局在温泉街道肖桥村钱氏英烈纪念馆举行了《钱瑛回乡》开机仪式,以这种特有的纪念形式让“档案日”走进基层,产生影响。接收了一批珍贵档案,丰富了馆藏,改善了馆藏结构,增强了活力。征集到民国时期的土地契约、身份证、公民证、名片、债券、纳税单据、纳税凭单、田赋凭单、收款单据、官埠桥瑞荣祥号商标、《群声日报》《武汉日报》,新中国早期的结婚证、扫盲证、工分票、选民证、奖状、医疗证、社员股金证和“生甡川”茶模、古茶店店牌等珍贵实物档案进馆收藏。征集接收《余氏宗谱》《龙氏宗谱》《镇氏宗谱》《张氏宗谱》和《咸邑往事》等珍贵历史资料进馆。专程前往赴河南省荥阳市,收集记录广受荥阳市人民爱戴和感念的咸安籍荥阳县知县、荥阳县现代文明的播种人张绍旭先生生平的档案资料,如德政碑的拓片、当地宣传他的报纸等。对馆藏的民国档案、革命档案等重点档案继续进行整理、裱糊,并录入民国档案39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