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呈“四好”特点
发布时间:2017-05-16 来源: 团风县档案局 阅读次数:1742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重大举措。为服务于精准扶贫攻坚决战,全面、准确、真实记录精准扶贫工作成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文件精神,团风县档案、扶贫部门密切配合,部署迅速,措施得力,全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呈现“四好”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机制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在2015年研究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时,就明确提出了要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对贫困户档案提出建“八个一”内容材料的“一户一档”。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于2016年5月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通知》,对全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目标、各级责任、建档标准、工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将档案工作作为精准扶贫工作验收的必验条件之一。明确了县扶贫办、县档案局、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行政村、各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中的责任,形成了县扶贫办主抓、县档案局指导、乡镇督办、村级落实、工作队协助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档案工作专班,经常碰头研究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分析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好地保证了全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2、各方出力,工作运行保障好。为保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有序开展,足额投入必不可少。为此,我县提出“三点法”(政府列一点、自己挤一点、部门帮一点)解决村级档案工作投入,即县政府为每个重点贫困村列支5000元档案工作经费、村级挤点经费配好档案室和2-3组档案柜、部门帮助购点档案用品和设备,以此来保证全县村级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县扶贫办、县档案局还列支了专门经费用于档案培训和巡回指导,确保了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有序开展。县档案馆还开辟了专库,用于及时接收不具备保存条件单位的精准扶贫档案。目前,各行政村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都达到了“五有”标准(有档案室、有人管档、有档案柜、有规范档案、有利用体系),各乡镇扶贫办精准扶贫档案都实现了规范整理并妥善保管,县扶贫办档案管理达到了省一级标准。
3、培训指导,档案业务标准好。为统一精准扶贫档案业务标准,县档案局制定了《团风县精准扶贫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和《团风县重点贫困村精准扶贫档案规范整理方案》等业务标准,对县、乡、村三级精准扶贫各门类和载体档案资料收集、归档整理、数字化建设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保证全县精准扶贫档案业务标准贯彻落实,从2015年11月份开始,分别举办了全县综合培训、各乡镇驻村干部专题培训、各部门业务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3批次,共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同时,县档案局、县扶贫办还组成多个专班,巡回到各乡镇、村进行指导、督办,较好保证了全县精准扶贫档案业务标准规范统一。
4、多措并举,办点示范引导好。精准扶贫档案量大、面广,为保证全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有序开展、业务标准规范统一,我们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之初,就联合县扶贫办谋划全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并在实施推进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分类方案和归档方法。先后在马曹庙镇九家咀村和紫金庄村、淋山河镇泡术岗村进行调研、办试点,分析精准扶贫文件材料形成特点和规律,明确了各类档案整理要求,帮助试点村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分类整理精准扶贫档案,为全县精准扶贫档案全面开展积累了经验。积累经验后,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县各乡镇中,每个乡镇选择部分重点贫困村为该镇试点村,由县档案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档案业务整理和数字化。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立43个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示范村,从而保证了每个乡镇行政村学有标兵、干有榜样。同时,还选择马曹庙镇、回龙山镇两个乡镇,对乡镇精准扶贫档案进行系统规范整理,使各乡镇精准扶贫档案有了参照模式。在规范建档的同时,我们还对精准扶贫档案数字化进行了探索,自主设计了“团风县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能实现“鼠标一点,贫困户信息尽显”的目标。目前,全县共归档建立精准扶贫档案近5万卷(件),共为22222户贫困户建立了精准脱贫档案。由于我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部署早、标准高、措施好,省市各级领导在我县督查时,都对我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进我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为全县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档案工作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