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罗洲启的朴实人生(根据罗洲启口述录音整理)
发布时间:2018-09-26 阅读次数:1796
时 间:2018年4月2日
口 述:罗洲启
采 访:童 雁
地 点: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三桥村五组24号
人物简介:
罗洲启,男,1947年出生,原湖北省十堰郧阳县安阳镇洛河村人,曾担任民办小学代课老师、村会计兼团支部书记,因伤致残。1991因修建丹江水库,全家移民搬迁至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三桥村生活,是五保贫困人口;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罗洲启的生活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正文:
我叫罗洲启,1947年出生在十堰市郧阳县安阳镇洛河村,1991年全家移民来到荆州市荆洲区八岭山镇三桥村落户,
今年七十一岁了。人说七十古来稀,没想到在我的有生之年,有幸身逢盛世,遇到湖北省档案局的领导下来精准扶贫,给我们带来了国家的好政策,带来了党的温暖,让我这个因工伤致残的五保户老党员,晚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回顾我一生的经历,真是说来话长,百感交集。我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母亲都是种田为生。上个世纪的农村,那日子别提有多么贫穷和单调,物质稀缺、生活艰难的程度,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我家低矮破旧的房子里挤住着一大家人,父母双亲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勤扒苦做,还是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父亲积劳成疾,1978年就过世了,对于我家来说,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当时我家家大口阔,我又是长子,弟妹都还年幼,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日子更加贫困。
我在安阳镇只读了四年半的小学,说实话,我的成绩很一般。当时连肚子都吃不饱,穿的更是没有,上学住宿连御寒的被子都没得带,学校离家有八九里路,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去学校只能带一点生红薯和红薯干充饥,生活如此艰苦,哪有心思坚持读书,所以早早就辍学回家了。辍学后,我在家里放了一年的牛。1964年,我刚刚17岁,就被大队叫去给小学一、二年级代课。但我有自知之明啊,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来教小学,那不是误人子弟吗?加上我小时候得过脑膜炎,留下了口齿不清的后遗症,我觉得自己不适应做教学工作,便主动找到村里领导反映此事,于是结束了短短一年的教学生涯,然后就跟村里的年轻人一道,到外面去搞水利建设了。
新中国成立后,洪涝灾害十分严重,丰收在望的庄稼经常被洪水冲毁颗粒无收,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是那个时代十分紧迫和经常性的任务。这也是我们国家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的需要。当时郧县正在修建邾家河水库、谭家湾水库,需要大量的民工,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一腔热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身心地投入到兴建水利的热潮中,一干就是两年。
水利工程结束后我回到村里,我先在村里的石灰窑上烧石灰,把石灰卖到十堰、河南,这算是集体副业,多少能够帮村里挣一些钱。第三年的后半年,大队干部找我谈话,动员我回去当会计。1969年秋天我接手会计工作,从此成了大队干部的一员。
大队干部是没有固定报酬的。说是干部,其实就是生产劳动(出工)的带班人,和社员一起出工,一起计工分,凭劳动吃饭。但在当时,能当上干部是一种政治荣誉,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也只有贫下中农才有资格当干部,所以我十分珍惜。那时候,农村耕作技术落后,不懂得科学种田,机械化程度很低,农作物产量都不高,再加上当时为了“备战、备荒”,国家征购粮任务繁重,一般占到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农民的口粮严重不足,需要用杂粮补充,一般年景要吃一两个月左右的杂粮,杂粮主要是蚕豆、红薯、芋头等。我把村里的年轻人发动起来,组成青年突击队,在每个小队搞实验田,努力为生产队多种粮,多产粮,大力支援国家建设,也争取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1970年秋收的时候,我的手不幸被打谷机绞断了。受伤以后,大队让我继续担任会计工作,为了照顾我的生活,每天的工分向最高劳力靠齐,我心存感激,轻伤不下火线,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1971年我又兼任了大队团支部书记,1975年3月17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年轻,浑身感觉有使不完的力气,我们响应党的号召,战天斗地,改天换地,可是年复一年,始终没有过上温饱的日子,也看不到希望。我是过来人,我知道当农民有多苦!
1991年,我的家乡郧阳县要修建丹江水库,大片良田被淹,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新开垦出来的田地质量很差,没办法种植,稻谷长势特别不好,产量很低,每年把公粮一交便所剩无几,自己就没有吃的了。虽然上面经常会送来一些救济粮帮我们度饥荒,但也是杯水车薪。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我们决定搬家,把老家的房子卖了(老房子是土改的时候分的,当时卖了1200元钱,但买家只给了100元钱订金,说剩下的钱过段时间再给),我随母亲、弟弟、妹妹一家四口人迁移到湖北省荆州市荆洲区八岭山镇三桥村落了户。
一晃来到三桥村都二十多年了。作为一个农民,我亲身感受到了党的政策给农村和给我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来,党的一系列好政策出台,取消农业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以及各种鼓励农业发展的惠农政策,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实际的好处。特别是省档案局的领导来到我们村后,全心全意地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建立了“大病医疗基金”,推广了健康精准扶贫政策,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小病、常见病基本上足不出村、足不出乡;而大病医疗保险扶贫政策,基本上杜绝了先前普遍存在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农民现在种田不仅不交公粮,政府还有补贴,孩子们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学费,要不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的日子哪里能够像今天这样红火。不要说我的祖祖辈辈没有看到今天的好日子,就连我的许多同龄人,有一些早早离开人世,他们也没有赶上今天的好时光。所以,我要由衷地感谢党给我们老百姓这么多的优惠政策。
至于我个人,早年右手因工受伤,因残致贫,一直无法正常劳动,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十分清贫。村委会召开民主大会,经过公开评选,让我享受了低保政策,从开始的每个月10元增加到每个月600元,后来又转成五保户,一年有8400元的补助。现在又增加了扶贫帮扶资金,一年有2000元左右,同时我还享受了国家的大病医疗政策和湖北省档案局的大病医疗基金。湖北省档案局的黄国雄局长、马尚云副局长代表湖北省档案局经常来家里看望我,并多次在经济与物资上给予我帮助,让我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
我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但我不能自己一个人去享受,总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活得有点价值。我弟弟从小身体不好,完全干不了重体力活,娶的媳妇是一个三级精神残疾患者,小侄儿三岁的时候又患上癫痫病,一家人生活困难。弟弟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我在帮助安排。2002年小侄儿出生后,基本上由我一个人把他带大。我现在每天帮助弟弟做点轻微的农活,给水稻田打打药,接送侄儿上学、放学,现在孩子已经上到初中二年级了,我经常对侄儿说:“我小时候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经济能力读书,你现在条件好了,要好好读书,要有理想,要有奋斗目标。错过读书的好时光,将来后悔都来不及。现在国家在教育上有补助,我们在生活上也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你创造条件,让你好好读书,希望你能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家里贫困的处境。”
我真诚地感恩党和国家以及有关的领导对我的资助与关护,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一定要珍惜机会,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靠自己的勤劳早日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