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业务 >> 学习园地 >> 正文

蒲纺:繁华落尽待重生

发布时间:2019-10-14 作者:咸宁市档案馆 钱立新 余意 阅读次数:12776

 在上世纪几代咸宁人记忆中,蒲圻纺织总厂是和北京、武汉这些大城市联系在一起的,来视察检查工作的都是北京、省里来的大领导;能进蒲纺工作那就是端了铁铁的饭碗,从此衣食无忧;找个蒲纺的媳妇或女婿那就是捡了个金元宝,眼红一大片;能进蒲纺读书,那前途就是一片光明……如今,蒲圻县已经更名为赤壁市,曾经辉煌耀眼的蒲纺又会是怎样的现状和命运呢?

 

二三四八的艰辛创业(1969年-1975年)

 

蒲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县),蒲纺的前身是二三四八,二三四八是蒲纺国字号、军字号荣誉身份的标志。二三四八的实际历史时段是从1969年11月至1975年3月,蒲纺的称号是从1975年3月才有的,现在说的蒲纺包含了二三四八。

在说二三四八前,不得不提与之关系密切的中南化工厂。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出了问题,毛泽东主席有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总体考虑,开展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有关部门决定中南化工厂选址湖北省蒲圻县,准备生产战备橡胶。按照毛泽东“靠山、近水、扎大营”的建厂要求,工厂靠近荆泉山、陆水河。陆水河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当时正在河上修建三峡工程的第一道试验坝。中南化工厂选址蒲圻县后不久,1969年11月14日,化工部下发的第109号文件《关于化学工业部中南化工厂移交总后勤部的通知》,中南化工厂移交给了总后勤部,与总后勤部正在蒲圻的“二三四八”工程一同纳入了建设。

196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党委为改善部队装备,决定在湘鄂交界处兴建二三四八工程一、二、三处,该工程报经周恩来总理签署同意兴建,由时任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负责指挥。同样按照“靠山、近水、扎大营”的建厂要求,1969年11月7日,二三四八工程二处(另两处在湖南岳阳云溪和长岭)选址在湖北省蒲圻县城南约8千米的荆泉山境内,并接收在此地正在筹建的中南化工厂,新筹建合成石油化工纺织联合企业,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三四八工程第二筹建处,下设六个大队,一大队纺织厂;二大队人造毛皮厂,后停建;三大队丝绸厂;四大队针织厂;五大队机械厂,后改为印染厂;六大队为水、电、汽工程。生产方向是涤纶经编布、锦纶织绸、晴纶人造毛皮等军需物资。

1970年6月,二三四八工程二处正式开山放炮,修路搭桥,着手兴建。1971年3月,总后勤部将二三四八工程指挥部更名为化工生产管理局,代号为二七七部队。6月,被编入全军化工序列,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110工厂。1973年4月,3110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蒲圻纺织总厂,为地(师)级单位。一大队更名为3552工厂,三大队为3553工厂,四大队为3554工厂,五大队改为3616工厂。

按照毛泽东“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总后在上海、石家庄、西安、洛阳、武汉等地的军工企业抽调生产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支援三线建设,同时征调大批复转军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中专毕业生、下乡知识青年组成三线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奔赴蒲圻县荆泉山下,陆水湖畔。他们搭起简陋的芦席工棚,或借住在当地农民破旧的房屋内。从前人迹罕至,野兽出没,荆棘遍地的荒凉山沟,顿时响起隆隆开山劈岭的炮声。蒲纺展览馆大量的照片档案将人们带到建厂初期那个热火朝天、苦干实干的烽火岁月。工地上,红旗飘扬、军号声声;人们肩挑背扛,你追我赶,比劳动比力气比斗志;劳动不分白天黑夜,晴天雨天。吃钵子饭、咽罗卜干、喝寡水汤。那时候官兵一致,同甘共苦,深夜,连长披上棉大衣查铺,为熟睡的战友掖好被角;工棚内,指导员为患病的职工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在工地,领导和职工一起搬石头,卸水泥,挖河沙,扛木头,口号是“苦干巧干拼命干,确保三军早换装”。大家都以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工战士感到自豪,能为三线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而欢欣鼓舞,几乎是用一种狂热的激情投入到建厂劳动中,“刮风当电扇,下雨当流汗,黑夜当白天,一天当两天”就是当时生产场面的生动写照。蒲圻县组织了近3万名民工和基干民兵进行会战,抢修京广铁路线至厂区的铁路专用线和厂区公路,大批建筑器材、机器设备络绎不绝通过公路、铁路运送到建筑工地。中建总公司六公司、三公司派出最好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按照当时国际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建设现代化的厂房。到1973年底,纺织厂、丝织厂、针织厂、机械厂、被服厂相继投产,企业自备铁路专用线投入营运。在这座纺织城内,灯光彻夜通明,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火车飞驰,卡车穿梭,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短短几年,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在深山沟壑中拔地而起,创造了一个军工版的创业神话。

 

 蒲纺总厂的辉煌之路(1976年-1997年)

 

可是,二三四八工程二处成立不到6年,1973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总后勤部管理的岳化所属企业和蒲纺总厂所属企业成建制移交地方,由燃化部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代管。1975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蒲圻纺织总厂正式移交湖北省,定名为湖北蒲圻纺织总厂,单位行政级别不变,二三四八的历史就此终结。追寻这一次移交的原因,应该还是国际因素,或是战争因素缓解了。经过中央管、军队管、省管的一系列有利条件,二十世纪80年代初,蒲纺的发展规模空前,全厂占地达300万平方米,其中工业用地120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职工总数1.5万余人。企业集纺织、丝织、针织、印染、服装、热电、运输、贸易、供销、教育、卫生于一体,形成门类齐全的十里纺城,为全省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拥有8个控股及全资专业主体生产企业和7个辅体经营公司、单位。1985年8月,蒲纺总厂与香港益达公司合资兴办天龙(国际)针织企业有限公司。其民用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至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达7.5亿元,累计上缴利税10亿元,是建厂时国家投资9000余万元的10倍多,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企业连续5年跻身全国大型企业500强,1992年被国家定为大型一档企业。

二十世纪80—90年代中期,蒲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纱、坯布、印染布、针织品、丝织品、服装、袜子7大类、2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其中精梳T恤衫、“环山牌”针织鞋帽布2个产品获国优,褶皱布、衬衣布、蚊帐布、涤纶外衣布、针织呢、将军呢、舞玫缎、塔夫绸、呢丝纺、天鹅绒、警服蓝等12个产品获部优、16个产品获省优,其“翠泉”牌精梳纺系列被湖北省命名为“精品名牌”产品。精梳针织用纱获省商检局免检产品,有直接进出口权。其纺织品曾销给京西宾馆、北京宾馆,武汉客运列车上的床上用品也一度是蒲纺供给。1988年,天安门城楼上的五星红旗面料就是蒲纺的产品。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彩旗是由蒲纺制作。1983—1990年,在全军每年的军品服装评比中,蒲纺军工产品皆名列前茅,成为总后勤部当时的定点服装生产厂家。

在蒲纺的荣誉室里,合影、奖牌、奖杯多得数不过来。习仲勋、陈慕华、王任重、回良玉、倪志福等都来蒲纺实地考察过。同时,几乎每一任湖北省主要领导都会来这里指导工作。1985年湖北省新闻制片厂拍摄的《鄂南山区里的十里纺城》新闻记录片中是这样介绍的:“这是鄂南山区一颗闪耀的明珠,是幕阜山余脉荆泉山下崛起的一座纺织新城,是我省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其产品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蒲纺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生态植被良好。二十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里就建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和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城;每个企业都是一座风格迥异的园林式工厂,每个生活小区都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一排排单元式的职工宿舍内建有厨房和卫生间。东南西北的美食在这里汇集,职工食堂每天的菜谱上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中国八大名菜名味。总厂和每个企业都有设施完备的幼儿园和育婴室,配有专职幼师和保育员;全盛时蒲纺普教有四所小学,两所中学,一所高中,职教有一所电大,一所省属职业中专和一所技校。蒲纺职工医院是国家二甲医院,有床位300余张,每个分厂都设有卫生科。有一句话说的是:蒲纺除了火葬场没有,其他什么都有,连拘留所也有,什么医疗教育、武装公安、消防、通讯、贸易等等,应有尽有。

蒲纺的辉煌带动了企业的多元文化,蒲纺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在这个方圆3平方公里的厂区范围内,有15000余名职工,连同家属共3万多人。这里,除了西藏和台湾两个省区没有人以外,全国各地人都可以在此地找到知音。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多元的文化在这里汇集、融合,形成蒲纺独特的企业文化。二十世纪80年代初,蒲纺开始创办《蒲纺报》、建起了电视台,串联起闭路电视网络;组织各种笔会、诗会,成就了一批文艺人才。蒲纺有自己的文工团,其专业水准与武钢、二汽企业文艺团体相媲美。1984年11月7日,蒲纺举行15周年厂庆,15条金龙在厂体育场翻滚,象征辉煌时期到来。1986年,蒲纺首支时装模特表演队在武汉民众乐园惊艳亮相,轰动武汉三镇。在蒲纺中心体育场,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曾在这里举行。二十世纪80、90年代,蒲纺各分厂都有自己的俱乐部、灯光球场、歌舞厅。每天晚上,各俱乐部都与全国大城市同步放映最新的电影大片。在明亮的灯光球场上,有各支球队龙争虎斗的比赛场面。

蒲纺也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建厂之初,蒲纺就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各类优秀人才。在艰苦创业过程中,经过军工企业的锤炼和企业文化的熏陶,蒲纺不仅获得了不计其数的集团荣誉,而且造就了一支优秀的产业工人,涌现出了一大批各类优秀人才,一部分原蒲纺领导走上省市领导岗位,更多的人被地方教育、新闻、司法、科技、文艺等部门调用,在各行各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这座十里纺城产生出了全国党代表1人、全国人大代表3人,全国劳模4人,湖北省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各1人,省劳模4人。他(她)们分别是原纺织厂操作能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党代会代表吴忠英;全国劳模、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苏燕;省劳模、全国人大代表丁桃明等。特别是全国纺织操作大赛一等奖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张艺霞在操作规程创新上作出了突出贡献,1995年4月20—22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纺织部、劳动部等十几位部级领导和全国各省、市代表140余人齐聚蒲纺,推广张艺霞所创造的“四三四”操作法。这是纺织行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推广“郝建秀操作法”以来,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示范“张艺霞操作法”,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亲临蒲纺,给了蒲纺职工极大鼓舞。2004年,企业改制后,蒲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常雨琴热心帮扶下岗困难职工,被誉为“知心大姐”,全国总工会授予其“五一劳动奖章”,常雨琴在表彰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蒲纺集团的改制探索(1998年—2008年)

 

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蒲纺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到达发展的鼎盛阶段。但此后延续辉煌的机遇却一再错过:80年代后期,很多企业利用国家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纷纷兼并联合上市,在资本市场上挖到第一桶金,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实力得到迅速提升,而蒲纺还在“内部银行”框架内实现资金的自身循环;90年代国防工办、国防科工委给蒲纺军工企业“三线调迁”的有利政策,很多军工企业利用这个政策走出大山迁入城市,充分利用城市交通、信息、研发、物流等公共资源而华丽转身,完成了企业的转型,而蒲纺再次与黄金发展机遇擦肩而过。加之大型国有企业原有的弊端如企业办社会,资金负债包袱沉重,冗员过多,机制不活等,蒲纺就像一个被束缚的巨人在市场竞争的泥沼中蹒跚而行,到90年代中期已是痼疾缠身,颓势难挽。

为摆脱困境,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蒲纺不断推进改革,探索发展新模式。为探索改革路子,1997年8月,蒲纺总厂初次改制,将总厂改为“湖北蒲纺集团有限公司”,纺织厂改为“蒲纺三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印染厂改为“蒲纺三元印染有限公司”、热电厂改为“蒲纺三能热电有限公司”,另3个分厂分别改为“蒲纺丝织厂”、“蒲纺针织厂”、“蒲纺纺织二厂”,但经营管理模式大多沿袭原来一套。后蒲纺虽几经拼搏,终未能走出困境。至2003年末,企业资产总额为8.02亿元,负债总额为8.82亿元,“收不抵支、资不抵债、全面停产、全员下岗”。

湖北省政府四任主要领导把蒲纺作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联系点单位。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将蒲纺下放到赤壁市管理。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调整蒲圻纺织总厂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蒲纺由省属企业下放到赤壁市,实行属地管理,并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省总工会、省纺织行业办等14家厅、局级单位组成工作组,进驻蒲纺研究改革方案,和赤壁市委市政府共同打响了改革的攻坚战,按照“四个一”的改革思路,即:“依法破产退出一块,剥离移交地方一块,引资重组搞活一块,辅体改制民营一块”,进行全面改制。2004年到2006年,蒲纺6家主体生产企业实行国家政策性破产,3家辅体企业实行依法破产,3家服务性企业转民营,蒲纺所属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部门全部对口移交到赤壁市直相关部门。

蒲纺的改制是一个纺织“巨人”陷入泥沼后的艰难探索,蒲纺的破产是国家断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结果。但这个结果对蒲纺人是一种难以承受之痛。蒲纺的职工来自全国近30个不同省份,为了祖国的“三线”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对这片洒下热血和汗水的土地有太多的依恋,对企业发展承载着太多的梦想。他们当时响应党的号召,拖家带口从大城市来到荒野山沟,“献了青春献子孙”,亲手建起的工厂就象自己带大的孩子,一家三代就生活在这里,生老病死都在这里,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是局外人难以理解的。2009年2月部分上完最后一个工班的职工关闭设备,然后把与她们日夜相伴的机台擦拭得一尘不染,把车间的清洁卫生打扫完毕后相拥而泣。在短时期内,蒲纺有9137名职工签订了安置协议,置换国企职工身份,买断工龄下岗待业;1388名工龄满30年的职工 “二缴一发”(缴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发生活费)实行内部退养。蒲纺全面停产后,有近4000名下岗职工背上行囊,离开熟悉的企业,告别家人和孩子,踏上了迢迢的打工之路。

蒲纺,一个童话,一个王国,一个承载了几代人的奋斗梦、繁华梦的地方;一个从中央管、军队管的三线军工企业,到省管到市管的国有大型企业。随着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洪流,繁华落尽,留给人们无限的缅怀。2013年,现任赤壁市档案馆馆长刘健创作歌曲《永远的二三四八》,这首歌自2013年在赤壁市春节晚会上推出后,受到了蒲纺人的喜爱和欢迎,并在很大范围内流传。很多蒲纺人至今传唱,仍是泪流满面,心绪难平。

 

 

蒲纺园区的再造重生(2009年至今)

 

2007年3月,经赤壁市委、市政府申报,咸宁市编委会批准,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为赤壁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2009年元月,时任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带领省直有关部门来蒲纺慰问,他听完蒲纺的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蒲纺改制以来所做的工作。为了给蒲纺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他提出把蒲纺工业园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09年5月,省政府批准蒲纺为省级工业园区,同时确定蒲纺为湖北省重点扶植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湖北赤壁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外开展业务为湖北蒲纺集团有限公司),为赤壁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从集团公司到工业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更是职能的转换:由直接的生产经营者变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者和“服务员”。而蒲纺工业园区的特殊性还在于,它不仅要服务辖区内的民营企业,更要为已经转为社区居民的3万多原蒲纺职工家属服务,“工业园区”——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责任和太多人的梦想。这种角色转换,对园区领导班子提出了更高要求,蒲纺人重现辉煌的殷切期盼,使园区领导班子倍感责任重大。

蒲纺破产改制后,一直处在随时被边缘化的境地。工业园区成立以来,两任领导班子都在积极探索蒲纺的出路。2012年,园区新班子先后请来清华规划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央党校、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研究部、武汉大学、杭州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规划部门的专家学者到蒲纺实地考察,请他们为蒲纺的发展规划问诊把脉。专家们建议充分利用蒲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三线军工文化遗址,把蒲纺建成赤壁市乃至全省的“文化宫、游乐场、会客厅、度假村”。根据专家团队的意见,蒲纺领导班子又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团队帮助编制了《蒲纺发展战略研究概念规划》,使蒲纺的发展蓝图提升到科学化、专业化的层次。

2012年6月15日,当时的赤壁市委书记丁小强来到蒲纺,赤壁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及17家市直部门负责人齐聚蒲纺,召开了“支持蒲纺新城建设现场办公会”,决定把蒲纺新城建设纳入到全市“三城三区”(赤壁古城、生态新城和蒲纺新城)城市和旅游产业规划布局,按照“解放思想、砥砺前行,二次创业、建设新城”总要求,搞好新城建设,重振蒲纺雄风。会议还出台了支持蒲纺新城建设多项政策和措施。在一系列准备之后,2012年底,蒲纺初步形成了“独立成趣,相映生辉,把蒲纺打造成赤壁副中心”的新城建设构想,规划了未来蒲纺的发展方向,其总体思路是:以山水原色为背景,以军工文化为灵魂,以现有的工业为基础,以畅通的出口为脉络,以邻近的旅游景点为辐射,通过引进世界慢城的理念,通过整合区域资源,用大蒲纺的概念和视野,重塑蒲纺,实现蒲纺的涅槃。

根据以上思路,再造后的蒲纺可用三句话概括:

一座特色小城:尽可能保留一部分军工文化的遗迹供追忆或猎奇;通过功能分区,打造繁华与幽静交融统一的新城;实现山、水、城相映成趣的建设效果。

两大功能板块:经济繁荣区和文化发育区。以工业、商业和房地产开发为重点,实现就业、兴业为发展方向。发展休闲、娱乐、旅游等产业,建设高中档文化、体育设施,军工文化展示将是其特色旅游项目,串联附近的景点,形成一条重要的人文和自然交汇的旅游线。

三个重要产业:工业、文化产业、养老产业。在保持传统产业在本园区优势的同时,适度发展新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在本园区的比重。充分利用好人文和自然资源,用世界慢城的理念和标准经营桃花坪地区,将其打造成军工文化旅游为主,演艺、体育、休闲等各展其姿的特色小镇。整合辖区内老年公寓、老年康复中心、居家养老等资源,扩大养老基地规模,缓解赤壁市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当基地达到一定规模时,配套完善养老设施,发展“白发产业”,建成鄂南最大的养老中心。同时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医疗保健室、文化活动站、养生堂、小花园等设施,构建适宜于老年人养老的生态环境,推进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养老产业有机结合。

目前,蒲纺工业园正一步步将规划蓝图变为现实,园区2018年初开始对蒲纺原6500平方米老旧厂房进行重新规划,完成水、电、路、天然气、管网建设,现已进驻企业7家。代表蒲纺军工文化的二三四八展览馆建成,开始接待参观者。以居家养老为内容的康养服务中心建立,为园区职工服务。蒲纺,曾经两次错过发展机遇,如今再一次站在改革发展的风口浪尖,“乘风破浪会有时”,蒲纺新城建设已经吹响前进的号角,尽管前面还有许多艰难险阻,相信蒲纺实现复兴、重振雄风的日子不会太遥远。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