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地方动态 >> 正文

武汉市档案馆用档案留存援汉医疗队抗疫记忆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武汉市档案馆 作者:甘超逊 阅读次数:628

“秦汉合鸣,春满华枝。”“渭水风,汉水云,织就江城温暖春。”3月18日,在送给陕西援鄂医疗队员杨瑶、邢冬梅的收藏证书上,武汉市档案馆分别写上了这两句,以表敬意。

3月17日,各地援鄂医疗队开始分批踏上归程。这一天下午,武汉市档案馆疫情防控档案收集工作专班人员赶到位于常青路的柏曼酒店,这里是北京、上海、陕西援鄂医疗队部分队员的驻地。

在酒店前,援鄂医疗队员们正在合影、签名留念。他们大多是年轻的医护人员,不少还是90后,虽然戴着口罩看不清表情,但现场洋溢着抗“疫”春天来临的欣慰和喜悦。当武汉市档案馆专班人员说明来意时,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援汉医疗人员保障专班表示,抗疫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记录,收集援汉医疗队实物档案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大力支持”。

陕西天佑医疗集团援鄂医疗队的两位姑娘杨瑶、邢冬梅,很豪爽地捐出了各自疫情防控期间使用的袖章。两位姑娘在袖章上写下“油泼面助力热干面”“武汉必胜”等祝福语,并细心地将袖章做了消杀处理。

在上海援鄂医疗队员郭玉石捐出的一件防护服上,北京、上海、陕西援鄂医疗队部分队员纷纷签名,写上自己的祝福。来自北京瑶医医院的齐永花,在防护服上画的医生漫画,生动有趣,引来啧啧称赞。才一小会儿,防护服上就密密麻麻留下了援鄂医疗队员的名字,来自天南地北的他们,一颗颗医者仁心在这件防护服上相聚。

郭玉石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他所在的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援鄂医疗先锋队是上海向武汉派出的第一支社会医疗救援队。郭玉石热情地留下联系方式,表示会联系将上海德济医院“援鄂医疗先锋队”签名旗帜、袖章捐给武汉市档案馆收藏。他动情地说,自己在武汉读的大学,昙华林、江滩是常去的地方,这次来武汉参与抗击疫情,就像是回家一样。

来时寒霜飞雪,离时春暖花繁。正是因为有了各地医疗队的“逆行”支援,拼命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武汉才能迎来战“疫”的春天。这些援汉医疗队员们的袖章、集体签名防护服和旗帜等实物档案,承载着这一段珍贵历史,武汉市档案馆将会永久收藏。

当武汉市档案馆专班人员给杨瑶等捐赠者发微信,感谢她们为武汉拼命付出,感谢她们的无私捐赠时。杨瑶回复说,把抗疫的实物档案捐赠给武汉,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份特殊美好的回忆。

一件档案,就是一段动人故事。以档为凭,武汉市档案馆正全力收集抗疫档案资料,以档案记录这个春天的来之不易,用档案留存武汉这段悲壮感人的抗疫历史。

 

 

 

 

 

援鄂医疗队员在捐赠给武汉市档案馆收藏的防护服上签名

  

 

武汉市档案馆收集的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援鄂医疗先锋队签名旗帜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