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百年老校,走出了三位中共一大代表

发布时间:2021-06-11 阅读次数:1601

 

江南的细雨

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

武昌蛇山脚下的石板路

泛起了青光

 

武昌小东门涵三宫

几排简陋的平房里

荧荧的灯光照射出来

把幽静的巷子打得忽明忽暗

这是1920年盛夏的一个夜晚

一群少年正挑灯夜读

 

谁曾想

这微弱的灯光

终将愈来愈明

照亮中国人前行的道路

 

武昌粮道街,繁华闹市中

一方静谧天地隐匿于此

有着101年历史的武汉中学

将书卷气与烟火气从容切换

 

走进校园

“朴诚勇毅

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董绍壬“‘朴诚讲做人,红安的董家家训就是朴诚,朴诚传家。我爷爷创办武汉中学时又加了勇毅,指做事。朴诚是朴素、俭朴,诚实、正直;是勇敢,是有毅力、有恒心。

 

董绍壬,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会长,他的爷爷就是这所学校的创始人——董必武。1966年44日,董必武在东湖宾馆接见武汉中学领导和教师代表,董老亲笔题写“朴诚勇毅干革命,这也成为了恢复重建后武汉中学的校训。这段往事记载于1981年湖北省教育工作大会的一份典型材料,而这份材料成为了湖北省档案馆珍藏的宝贵档案,它向人们讲述着那段血与火的故事。

 

杨定成“1920年3月,董老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私立武汉中学校,通过办学来唤醒民众,传播进步思想……”

 

杨定成,武汉中学现任校长,说起学校创办之初的历史,他如数家珍。从最开始办律师事务所,到后来办报、办学校,董必武做过很多尝试。最后,他联络了八位志同道合之人,创办了武汉中学。

 

春寒料峭时节,为了筹措办学经费,董必武当掉了自已唯一的一件皮袍。没了御寒衣物,董必武就和几个同事共用一件长衫,谁出门谁穿。

 

杨定成“面向平民、面向贫苦人家,采取的是免学费、少交学费的方式,少支薪、支低薪甚至不支薪,鼓励教职员工拿最少的薪水,董老他们几个人不拿薪水……”

△三用桶

 

武汉中学老师 吴婷“大家请看这是我们校史纪念馆的一件文物,叫三用桶,是当时学生们的生活用品,用来装书、装米、装衣服。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学生们依然刻苦学习,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武汉中学采用新式教育,倡导白话文授课,率先招收女学生,实行男女同校。董必武担任国文教员,陈潭秋教英语兼乙班级任;李大钊、李汉俊、恽代英、刘子通等一大批进步人士来校演讲和授课。

 △私立武汉中学校旧址大门

学校组织“青年读书会,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办《武汉中学周刊》;通过恽代英的利群书社为学生购买《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杂志……武汉中学成了当时湖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为湖北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的武昌民主路443号,一百年多前是抚院街97号,是董必武先生的寓所。19208月的一个夜晚,刘伯垂、董必武、包惠僧、陈潭秋、张国恩、郑凯卿、赵子健,七个人聚在这里,“共产党武汉支部正式成立

△武昌抚院街的一所房子里,武汉早期党组织于1920年8月在此成立

武汉市武昌区史志研究中心主任 张志宏“武汉早期党组织在上海早期党组织的直接指导下成立,当时陈独秀派刘伯垂直接回来和董必武接触,湖北人李汉俊直接回武昌和董必武商谈。当时取名叫共产党武汉支部,在全国六个早期组织中是第二个成立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湖北党团组织以武汉中学为阵地,不断发展壮大。武汉中学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他们奔赴工厂、农村,投身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

 

武昌徐家棚,时下的繁华商圈,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国产业工人最密集的地方。1900年动工的粤汉铁路,最北端的终点就是徐家棚火车站。

 

武汉市武昌区史志研究中心主任 张志宏“早期武汉党组织成立后,他们立即开展了武汉地区工人生存状况调查,并搞了两次工人罢工。粤汉铁路武昌到长沙段、徐家棚车站的工人两次罢工运动都取得了胜利。从中也培养了一批重要的骨干。

 

1927年冬,鄂东爆发黄麻起义,起义总指挥潘忠汝等10位领导人中,就有5位毕业于武汉中学。南昌起义、井冈山武装斗争,都有武汉中学毕业生参加。

△私立武汉中学校旧址纪念馆里的董必武故居

 

1928年,武汉中学被国民党桂系军阀所毁。直到1965年,才得以复建。董必武给恢复重建的武汉中学亲笔题词:朴诚勇毅干革命

 

为什么要在朴诚勇毅后加上三个字?

 

董绍壬“做好了人做好了朴诚,又做好了事勇毅,干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做呢?他就给补充了三个字干革命,这就反映了他的初心。

 

朗朗读书声,穿越百年

一所中学的历史还将延续

但追求理想的初心

始终不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

联合湖北省档案馆

推出特别报道

《档案里的党史故事》

挖掘红色档案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

回望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

 

出品 李宗春 洪燕

策划 王平 柳芳

监制 梁延 刘征 

记者 李菁菁 刘征 王旭

文字编辑 刘征 柳芳

档案支持 吴华

版式设计 邱婧纯(实习)

音频制播 杜佳奕 王旭

海报创意 孙月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