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这份报纸里有你要找寻的答案
发布时间:2021-06-17 阅读次数:937
湖北省黄石市档案馆
珍藏着一套纸质刊物
共150期
刊物的封面上
书写着两个大字——《向导》
△黄石市档案馆珍藏的三集共150期《向导》
黄石市档案馆副馆长 刘远芳:“《向导》它的意思就是领路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要引导大众,共同走上国民革命的道路,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份权威刊物,广泛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当年9月13日,《向导》周报在上海问世,发刊词里明确提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推倒军阀统治,为建立统一、和平、自由、独立的中国而奋斗。”
这样一份在我党历史上
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刊物
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呢?
故事还要从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夜晚说起
1930年的一个深夜,湖北大冶的一户人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户主打开门,一个身影慌忙闪了进来,手里拎着一个大箱子。来人是这家的亲戚,看情形是有重要的事情来拜访。
姜新国:“听我妈说,我大伯姜彪拿回来一箱书,嘱咐家里人不要给别人看,看到会杀头。当时家里人就记住了这句话,把这些书放到阁楼上面。”
△姜彪
姜彪,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他的侄子姜新国说起这段往事,依然感慨万千。1926年,姜彪和上海读书时认识的同乡回到家乡大冶创办图书馆,宣传革命。没多久,图书馆难以为继,姜彪将一些书和报纸拿回家收藏,其中就有《向导》。
就这样,在姜家阴暗的木阁楼上,这些珍贵的史料在角落里,一藏就是近一个世纪。黄石市铁山区退休工作人员吴钧回忆,1982年,在一次党史资料征集和普查座谈会中,她了解到的一条线索,让这份珍贵的档案重见天日。
吴钧:“进去时,发现姜彪家的书架上有很多书,结果发现了三本《向导》杂志,当时我就喜出望外、眼前一亮,这是多好的资料啊,革命早期的杂志。”
一个世纪的风云过去,翻开创刊号16开本的扉页,阅读《本报宣言》,革命者的赤诚初心言犹在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最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近代民主政治,若不建设在最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之上,是没有不崩坏的。”《向导》如同破晓时分的一线曙光,为黑暗中国的革命者和广大群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本报宣言》
湖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 黄敏:“《向导》周刊最初是在国内的若干大中城市发行,后来渐次扩展到海外,包括香港、巴黎、东京这样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大都市。由最先的3000份的发行量很快的激增为4万份,最高峰时期达到了10万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工农群众当中,发挥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向导》先后随中共中央迁往北京、广州、武汉等地。从1922年创刊,到1927年停刊,出版发行201期,共计1490篇文章346万余字,成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张共产党报纸。
翻开泛黄的纸张,独秀、和森、秋白、述之等一批熟悉的作者映入眼帘。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等也写过文章。
黄石市档案馆副馆长 刘远芳:“毛泽东,他的名字曾经多次出现,仅仅在1923年的5个月时间内,他就用泽东、润之等笔名发表了5篇文章,对国际国内大事进行了评述,文笔犀利,观点深刻。”
武昌红巷13号,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1926年,中国各地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可在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上,陈独秀却批评农民运动是过火行为。1927年1月,为了回答“农民运动到底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的争论,毛泽东回到家乡湖南,历时32天、行程700多公里,深入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广泛接触和访问广大群众,形成了长达1.7万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深情地赞美到:农村中的大革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1927年3月12日,这部伟大的著作在《向导》第191期上发表,一经刊载就引起世人关注,后来又单独成册发行,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
从第七期开始,《向导》开辟“读者之声”专栏,五年中刊出读者来信120件,赵一曼、郭寿生……无数革命志士追随《向导》走上革命斗争的最前沿,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从中共二大时的195名党员,迅速发展到中共五大的57967名党员。
△《向导》开辟“读者之声”专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
联合湖北省档案馆
推出特别报道
《档案里的党史故事》
挖掘红色档案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
回望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
出品 李宗春 洪燕
策划 王平 柳芳
监制 梁延 刘征
记者 李慧 何彬
通讯员 汪洋
文字编辑 刘征 柳芳
档案支持 吴华
版式设计 邱婧纯(实习)
音频制播 杜佳奕 少钏
海报创意 孙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