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十堰:加强顶层设计 推动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28 来源: 十堰市档案馆 作者:陶维平 刘 媛 阅读次数:758

       近年来,十堰市档案机构改革由“局馆合一”改为“局馆分设”。市委办对外加挂市档案局牌子,市档案馆与市委党史办公室、市地方志办公室整合,重新组建市档案馆。面对新起点、新征程,在省档案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和市委关心支持下,针对如何厘清职责、整合力量、运转畅通等问题,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对改革中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推动局馆协同,实现工作融合。致力凝共识、建框架、定职能、促互动、列清单,市委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机构改革后档案行政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从整合资源、无缝对接、服务中心、争先进位四个方面明晰局馆职责定位,明确了档案监督检查指导、综合目标管理等9项管理职能,明确由市档案局统筹、市档案馆具体组织实施,确保档案工作既相互衔接又职责清晰,防止出现工作缺位和遗漏。建立局馆重要工作会商、工作清单对接、项目专班制度,做到重要政策提前协商、重要安排及时沟通、重要工作协同推进,实现局馆分工不分家、工作一盘棋。同时,选聘50名档案史志领域专家学者组建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智力优势和“智囊团”作用。2020年,在全省市州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中市档案馆获得唯一“优秀”等次。

二、坚持政治引领,促进思想契合。全市档案系统围绕加强党对档案工作领导,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开展“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通过政治引路、思想碰撞、凝聚合力,推动局、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树牢“一起考核”目标导向,深化“一起谋划”全局思维,增强“一起部署”行动自觉,强化“一起落实”过程管理。以“七大工程”建设为载体编制高起点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堰市智慧档案馆建设纳入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先行先试。十堰市档案馆获得全国首批中西部首家示范数字档案馆,郧西县率先通过全省县级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评,全市6家档案馆、3家机关档案室纳入全省示范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范围,档案信息化转型进一步加快。十堰智慧档案馆、十堰史志馆等一批重点工程启动建设,全市各综合档案馆实现“跨馆查询,异地出证”,为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民服务。

三、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效果聚合。市档案局、市档案馆采取共同参与、优势互补、无缝对接、上下贯通的方式,通过局馆工作融合实践探索,使全市档案工作实现了精减效能目标。合力增强依法治档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档案法治宣传活动,市档案馆举办《红色记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口协作成就展》《共抓大保护 当好守井人”红色驿站》等系列展览,参观达1.2万人次,市档案馆被授予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湖北南水北调干部学院体验教学基地。强力实施档案业务指导监督,共同开展档案执法专项检查和县级档案馆综合业务评价。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市各单位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坚持开展年度档案工作达标先进、目标管理等级创建活动,234家市直单位档案工作达到省一级以上标准,达标率达93%。全力深度挖掘档案资源,《中共十堰百年简史》《改革开放口述史》《京堰对口协作全记录》等档案编研成果集中呈现,在市电视台、报刊开设《百年十堰》《红色故事》、党史知识竞赛等专栏,丰富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载体。聚力服务中心工作,96.1万卷(件)脱贫攻坚档案、15万件疫情防控及时收集建档,在全省率先完成“两类档案”目录收集汇总。完成了30家市直涉改单位10.4万卷档案接收进馆任务,61个全市重点项目档案登记管理,24个重点项目档案通过验收。

下一步,十堰市档案馆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目标,继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加快推进十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十堰鄂西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