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下一个一百年

发布时间:2022-05-12 来源: 业务指导交流处 作者: 李晶 阅读次数:575

为了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要求,省档案馆开展了馆风建设,培育“勤勉、清廉、唯实、向上、包容、和谐”的良好馆风,营造“好正实优”的良好政治生态。

档案的内涵和本质属性是什么?档案工作的特点是什么?良好馆风的建设与档案事业发展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们档案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档案是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是对社会活动的内容、过程、结论的原始记录,所记录的内容具有清晰性和确定性。这不仅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其管理方法的根本取向。从时态上来讲,档案是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且损坏后无法再生。正因如此,档案是可以把过去带到未来,维系人类社会的时空统一性与整体连续性。档案并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全部,而是其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意义的重要部分。

例如《中国档案事业史》中讲到的云梦秦简:1975年12月,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了1155枚竹简。该墓的墓主人名叫喜,曾任安陆令史、焉令史和狱吏等职,墓中所出的竹简一共有10种 ,分别是 《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 甲种 、《日书》乙种。此次秦代法律文书的大量发现使人们第一次有机会看到了秦简犊的原貌,为秦代历史的研究揭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秦律涉及到国家、生活各个方面,还对现代民法学、刑侦学、法医学、户籍管理、社会管理等制度的产生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开创了中华法制先河,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档案工作要着眼未来,干在实处

档案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看上去没那么重要,可是如果平时工作不扎实,关键时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有些档案在现实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时过境迁就会失效,有些档案现实作用并不显著,却可能在未来成为重要史料,们对档案的现实价值比较容易认知和把握,而全面、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档案的长远价值则难度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曾多次强调档案工作要“为今天,也要为未来服务。”档案工作者要有决心为了下一个一百年、两百年来做好本职工作,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都重视档案工作,即在艰难的环境下依然保护着党的文献资料。这也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张爵谦、张人亚父子守护首部党章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1927 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时任中共江浙区委宣传部分配局负责人的张人亚(张静泉)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保护党的文献。他深知这是党的发展的真实记录,有重要意义。1928 年冬,张人亚带着一批文献回到宁波老家,请求父亲张爵谦替他妥善保管。张爵谦精心思虑后,告知邻里乡亲常年在外的二儿子已经亡故,在村里的长山岗上为张人亚修建了衣冠冢,将文献用油纸一层层包好,放进衣冠冢里。张爵谦故意在墓碑上少刻了一个“静”字,希望有朝一日儿子回来,能够“原物奉还”。父亲为儿子守墓一守就是二十多年。可惜直到革命胜利,都没有等来张人亚的任何消息。新中国成立后,耄耋之年的张爵谦决定将儿子留存的这批文献交还给党组织。

后来党组织多次寻找张人亚,后来通过查看到1933 年 1 月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发表了悼念张人亚的文章《追悼张人亚同志》才知道张人亚积劳成疾,1932 年 12 月 23 日在从瑞金赴福建长汀检查工作途中去世。

张人亚生前保护下来的文献有百余件,包括《共产党宣言》《工钱、劳动与资本》《劳农会之建设》《李卜克内西纪念》《列宁传》《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等,还有唯一存世的首部党章原件。这些文献分别被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收藏。这样的赤子之心,体现了“使命重于生命”的担当和信仰的力量。

馆风建设要和档案事业推进深度融合

馆风建设的内容丰富,涉及方面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馆风建设应当更好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馆风建设是档案业务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机统一的,要统筹一体推进。馆风好了,就能为业务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作风建设氛围好业务建设提质增效。馆风建设要想避免“虚化”“弱化”,就要以业务建设来检验成效。

实践中容易出现馆风建设与业务建设“两张皮”问题,要通过馆风建设引领和推动业务工作,实现馆风建设与业务建设同向聚合、深度融合。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围绕中心抓馆风建设、抓好馆风建设促业务建设。坚持馆风建设和业建设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加强制度建设,促进馆风建设机制更加精准对接业务发展所需,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好的馆风就延伸到哪里,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要准、分析问题要透、整改问题要实,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把深层次问题挖出来、把隐蔽性问题找出来,才能做到馆风建设和业务建设共同推进,使得档案事业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