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地方动态 >> 正文

枝江市档案馆坚持“以档为媒”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3-03-28 来源: 枝江市档案馆 作者:潘慧蓉 阅读次数:641

今年,枝江市档案馆坚持扎根主责主业,扎实推进档案业务建设,以档案为媒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服务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市档案馆不断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大力推进开门服务、上门服务。一是主动摸排全市重点项目,提前了解项目的相关信息,对有需求项目建立项目档案服务清单;二是主动上门服务全市重点项目,努力将档案服务融入档案业务建设中,大力推动项目档案全流程管理,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在与项目管理方或建设方主动对接后,提供项目档案从档案登记到建立收集、整理、保管等相关制度的方案,今年以来,已对当枝松高速建设协调指挥部、宜昌众港物流有限公司、盛懋船业公司开展指导服务;三是全力协助完工项目开展档案验收。对已完工的枝江市玛瑙河紫荆岭集镇段治理工程和枝江市东西排河治理工程项目、刘巷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档案进行了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整改方案。

大力开展系列档案征集活动。一是开展“楚菜建档”活动,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和枝江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积极配合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帮扶联农带农机制试点工作,充分挖掘枝江市楚菜历史文化底蕴,把全市粮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加工食品、楚菜、楚酒等名优产品资源推介好、保管好、利用好,拟对枝江玛瑙米、枝江柑橘、枝江脐橙、百里洲砂梨、覃姐食品等品牌建立一品一档。二是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到期档案进馆接收。目前已完成36家单位近20万件档案进馆,目前正在推进30家单位的到期档案有序接收,确保全市档案资料安全完整保存,减轻市直、乡镇(街道)档案库房压力。三是开展家谱、家珍、老照片、老录像档案的征集。努力通过家谱、家珍、老照片、老录像唤醒在外枝江人对家乡、对家的回忆,吸引全国各地枝江游子对枝江的共情。3月16日,市档案馆征集张氏和罗氏族谱共27册,其中《罗氏族谱》为研究楚文化、罗国历史留下宝贵资料。

强力推进档案利用服务。一是大力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使馆数字化率由2021年底的30%上升至60%。在馆服务大厅开设电子查询电脑终端机3台,全民查阅效率进一步提升。二是与宜都市档案馆开展档案资源战略共享,其中包括馆藏档案目录和全文数据、最新档案编研成果出版物共享合作。枝江于1955年并入宜都,1962年两县分置,1962年以前枝宜两地档案资料大部分由宜都保管。同时,此次档案资源共享是“当枝松宜”百强县市聚集区协同发展中的一次具体尝试和创新,也是枝江、宜都在共建共享档案信息平台、构建区域“大档案、大平台、大服务”新格局的潮流中走出的探索性第一步。三是持续推进网上查询、跨馆查询、电话预约、特殊人群上门服务,优化档案查阅流程。1-3月,提供档案免费查阅服务185人、195卷(件),来电来函查询32人,跨馆查阅2人,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供档案证明,确保馆藏档案信息能及时利民惠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