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壮志山河换新颜,幸福渠水映精神

发布时间:2024-12-20 来源: 宜都市档案馆 作者:蔡小姣 谭金晶 阅读次数:265

长江之滨,清江河畔,古往今来,宜都这片热土上大潮涌动,日新月异。回溯岁月的长河,翻开历史的卷宗,一段宜都人民修建生命之渠——幸福渠的记忆依旧熠熠生辉。1957年至1969年,在自然环境 极其恶劣和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5万宜都儿女凭着敢叫山河换新颜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崇山峻岭中,仅靠一钎一锤,肩挑背扛,历时十余年,终于修建起泽被后世的生命之渠—幸福渠。从此,10万亩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数十万人饮水有了保障,宜都从此摘掉了“缺粮县”的帽子,开启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披荆斩棘,血汗铸就生命渠

宜都地处武陵山北支、湘鄂交界地带,版图1357平方公里,所辖面积70%是山区和丘陵,山多水少,石厚土薄。那时,宜都田水相隔一座山,十年总有九年旱,堰塘干涸,沟溪断流,庄稼减产甚至绝收,当地农民缺吃少穿、苦不堪言。面对如此苦难境况,宜都县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举全县(后县改市)之力,誓要修建一条灌溉型水利工程——幸福渠。

          1958年1月,中共宜都县委宣传部编印的《幸福渠之歌》

建设幸福渠,须穿过一座座崇山峻岭,削峰填谷,越过一道道深川峡谷,遇上悬崖峭壁只能悬空作业,凿山开石。饱受缺水之苦的宜都人民,勒紧裤带奔赴修渠一线,组成尖刀班,立下生死状,向天地立誓:“苦战三个月,吃完万斤粮,打通幸福渠。”1958年1月,幸福渠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该工程分为拦河大坝、石渠、土渠三个工区。1月10日,民工开始在渔洋河原毛湖淌乡全福河段破土动工,同年11月组织劳动力达15500多人。修渠过程难如上青天,因为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又缺乏物资器材和工程技术人员,且交通运输困难。工具未到,他们便自带炸石工具和火药,现学炸石技术;没有炸药,便自制土炸药;缺少石灰,就自己建土窑烧。他们以天为房,把地当床,在土坯房里打地铺,茅草棚里吃干粮,依靠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钎一锤,劈开“板壁岩”,撕开“一线天”。经过200多天的艰苦努力,该工程于1958年9月基本完成,最终在悬崖陡峭的山腰间,修建出一条蜿蜒近百公里的饮水渠。此渠比著名的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原林县)的红旗渠工程动工早2年零1个月。

由于前期物资器材缺乏,加之对水情分析调查不足,雨水影响渠道施工,一期工程只完成一半方量且渗水严重,输水能力逐年下降。1966年8月,宜都县委决定成立幸福渠扩建工程指挥部,利用原有基础,整修扩建,增加调节库容,扩大渠道断面;利用渠道落差,兴建水电站,以电养水,合理利用丰水,保证下游灌溉用水和农业生产用电。1967年1月,宜都县委发出要在幸福渠上再打一场大的人民战争的号召,幸福渠民工每天以 1.35 个工的工效,投人标工 24513个,炸石1105 立方米,挖填土6513立方米,硬是在五天中于陡峭的山崖间,建成全福公社至大坝仓库1390米的简易公路,打通了五宜公路通向大坝工区的咽喉;清基33000平方米,炸石9557立方米,挖填土3595 立方米,在10天内完成四条作业道3410米,备料完成块石3744立方米,河沙3246立方米,卵石134立方米,条石1075 立方米,搭工棚4143平方米,安排生活砍柴80多万斤,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工。扩建工程经过8个月的艰苦努力和后期的渠系配套,1969年渠道正式竣工通水。

                 山开渠——幸福渠工程建设留影

长渠如歌,水脉开启繁荣景

如今的幸福渠全长170.63公里(其中主渠道86公里),共设分水闸4处、泄洪闸7处、放水闸140处,渠中有渡槽6处1852米,隧洞13处1297米。这一庞大的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聂家河镇、姚家店镇、陆城街道、枝城镇4个乡镇(街道)、23个行政村的人畜饮水问题,还承担了8.12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从此,彻底改变了宜都农业“只见春天播种、不见秋天收粮”的困苦局面,还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并对当地防洪抗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幸福渠的修建,还促成了渔洋河的梯级开发,实现了从“灌溉”到综合性水利枢纽的蜕变。依托幸福渠,熊渡、金桥等6座水电站相继投入使用,年均发电量达1.6亿度,创造年利税5000多万元。为工业企业提供清洁能源,为宜都“五小工业”迅猛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在,幸福渠又有了新使命,其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的16个试点灌区,将继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宜都实践”的新篇章。

丰碑不朽,奋斗精神代代传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幸福渠工程规模之大,建设时间之长,工作环境之艰苦,动用劳力之多,是宜都建设史上绝无仅有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样浩大的幸福渠工程,是宜都人民用汗水、智慧、鲜血,甚至生命建筑起来的。在那段艰苦卓绝的修渠岁月里,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数建设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有的因公负伤,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统计,从1958年至1967年,先后投入劳力2万余人,共计负伤195人,牺牲52人。

幸福渠工程是宜都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宜都儿女筚路蓝缕、前赴后继,付出的牺牲与代价感天动地,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岁月倏然而过,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精神。今后,“不畏艰险、敢为人先、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幸福渠精神”将感召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宜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勇攀高峰,为建设共富共美的现代化新宜都不懈奋斗!


分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