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孝感市档案馆坚持“六向”赋能 加快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 黄石市档案馆 阅读次数:125

近年来,孝感市档案馆认真贯彻市委1.5倍发展系数理念,坚持站稳政治航向、把握数字化趋向、突出馆藏导向、追求民生取向、守牢安全靶向、确立人才方向“六向赋能”,加快推进档案馆综合业务建设和自身队伍建设,高质高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促使档案事业自2021年11月搬迁新址以来实现了凤凰涅槃、兰台蝶变。

一、提速建档,四倍增量

探索多种归集路径丰富档案资源,实现馆藏资源突破性进展,馆藏实体档案数量达到55.3万卷(件),比2021年搬迁新馆时增长4倍。一是依法接收。通过不定期对馆藏档案进行数据比对、实地统计排查,摸清各市直单位、机构的档案总量,精准掌握已移交档案底数,及时发函提示相关单位依法对室存满20年档案移交,确保如期进馆。今年以来,接收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孝感日报社、孝感中房公司等4家单位机构移交档案共计7291卷(件)。二是专题征集。注重民生档案、“四重一特”档案征集,与相关主管部门协商接收进馆毕业生学籍、房产地籍、出生医学证明等民生档案32.1万卷(件)。对本地区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事件和红色档案进行征集,收集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老澴河综合治理、孝感马拉松、湖北黄鹤美育节等活动电子档案4000余件。三是广开“征路”。面向社会、集体、公民个人广泛宣传,通过网络公告、公益讲座、主动上门等途径,先后征集到“三大”战役纪念章、毛泽东同志像章、抗美援朝老英雄王清珍功臣证书、湖北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证书、第一次全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孝感籍中国维和警察、南极科考队员等一批珍贵档案。

二、智慧管档,走在前列

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的需求,坚持数字化方向,融入“数字湖北”和“数化孝感”建设,在基于不同网络和管理要求下开发建成先进适用的档案应用系统。一是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自2022年以来,纸质档案数字化率始终保持在100%,居于全省市州领先地位。2023年2月,以全省市州中第3家、最高分的成绩获评“湖北省示范数字档案馆”。先后指导孝昌、云梦、孝南、安陆、大悟和湖北职院档案馆共6个馆通过省级数字档案馆测评,居全省市州前列。二是深化开放档案审核利用和信息共享。馆藏开放档案总数达到90.8万件,在省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和市级平台发布档案目录90万余条,同时参与建立汉江流域3省13地档案合作机制,公开出版《汉江流域城市群珍档荟萃》。三是开展专题数据库建设。建立“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考察湖北、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防汛抗洪、全国第二届农运会、红色档案、孝文化、孝感马拉松、楚菜建档”等14个专题档案资源目录数据库,被陕西省汉中市、汉南区,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等地档案馆选为重要电子档案异地备份基地。

三、服务立档,形象提升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科学整合资源,加大服务力度、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一是心系民生,便捷惠民。探索查阅利用新方法、新途径,开通网上办理、掌上办理、自助办理和预约办理等多种方式服务群众,先后与武汉、黄石、咸宁、随州等地档案馆建立民生档案跨馆合作机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异地查档、跨馆出证”服务已做到当天查询、当天办结。二是资政育人,服务发展。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孝感建市30周年,开展红色档案“一库一展一讲一书”行动。举办“赓续血脉 奋楫笃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红色档案展”、红色讲堂、档案公益讲座、6.9国际档案日活动、论文征编、红领巾打卡兰台等活动,市档案馆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称号。三是通古变今,古为今用。深挖档案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加强档案资料研究,先后汇编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主要媒体信息专题档案》《澴川印记》《老干部口述档案》《赓续血脉 奋楫笃行》《馆藏族谱档案编研》等多项编研成果,撰写6期资政参考,获市领导批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