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亥首义文化

      辛亥首义文化直接源于辛亥首义历史。20世纪初年,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指引下,多年来不竞声华,埋头实干,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敢为天下先,打响了锋锐直指清王朝的起义第一枪。次日,革命军在武昌红楼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共和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并宣告废除宣

    发布时间:2016-10-21 12:10

  • 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是三国历史、历代三国传说演义相结合的产物,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大致可分为英雄、智慧、伦理型三种类型,既相辅相成,又各有显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显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英雄文化——三国文化的主旋律    三国文化突出的外观印象是其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历史文献中 “英雄”一词据学者

    发布时间:2016-10-21 12:09

  • 楚文化

       楚文化是东周时期长江中游(涉及长江、汉江、淮河流域)地区楚人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征的一种文化。商周时期中原民族把长江中游的南方民族称为荆蛮、楚蛮或荆楚,荆楚民族在商代已相当强大,《诗经》曾提到“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周武王分封荆楚民族一支的首领熊绎于荆山丹阳,为楚子,标志着楚国历史的开始。起初楚

    发布时间:2016-10-21 12:08

  • 楚国兴衰史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羋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

    发布时间:2016-10-21 12:08

  • 楚文化的发展阶段

      楚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按楚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可把楚文化划分为滥觞期、勃兴期、鼎盛期和转变期4个阶段。   楚人建国丹阳至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是楚文化的滥觞期。在这一时期,楚国完成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在兼采华夏文化和蛮夷文化之长的基础上,开始创造自己的

    发布时间:2016-10-21 11:50

  • 九头鸟与楚文化

      如果要给楚文化以一种形象的象征标志,恐怕没有比“九头鸟”更合适的了。“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难道还有比这句俗语更形象,更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的吗?然而,九头鸟究竟是何物?它与湖北佬有着什么特殊关系?在它那神奇的形象下包含着怎样的深层文化内涵?这些不仅会挑逗起我们的强烈好奇心,而且对了解中华文化

    发布时间:2016-10-21 11:48

  • 文物瑰宝

     曾侯乙编钟   一九七八年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随州市城西北约一公里名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大型木椁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简等文物近一万五千余件。其中有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在曾侯乙

    发布时间:2016-10-21 11:44

  •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武汉大学校内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山丘之间,东、北、西三面环水,滨临东湖西南岸。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是武汉大学早期校址。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改名为国立武汉大学。1930~1

    发布时间:2016-10-21 11:42

  • 地方戏曲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

    发布时间:2016-10-21 11:40

  • 荆州古城

    江陵,古称荆州,远在太古,中国方圆九州,荆州就是一个州的中心之地,春秋战国时,楚国把楚国都迁到江陵,这里便成了楚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楚在此建都400多年,历经20代。

    发布时间:2016-10-21 11: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430071
信息投稿邮箱:daxx33853@163.com
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027-87233715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27-87233921
展览参观联系电话:027-87238837
鄂ICP备0500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