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的宜都档案作为
发布时间:2024-11-19 来源: 宜都市档案馆 作者:蔡小姣 阅读次数:248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湖北各地都积极参与实践,宜都市在其中展现出独特风采,档案工作在宜都市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一、档案记录历史,宜都发展的忠实见证者
档案是一座城市发展历程的无声记录者。在宜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早期的城市规划图纸、工业项目的立项文件到农业改革的资料,每一份档案都清晰地勾勒出发展的脉络。
围绕长江大保护,我们完整地保存了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的相关档案资料,这些档案不仅有企业改造升级的方案,还有政府在环保、安全等方面监管的文件,都见证了宜都化工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绿色化发展转型的艰辛过程,为研究产业发展路径和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了宝贵依据。我们扎实做好宜都市疫情防控、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红色档案的归集、整理、数字化、移交接收、开发利用等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各大专题数据库,把宜都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为加强“四个重大”领域档案工作有成效,我们主动深入政府办、发改局、住建局、交运局、水利局等部门调研,研究印发《关于强化宜都市政府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的通知》,规范项目档案收管存用等流程和标准。我们始终坚持大档案观和资源意识,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优化档案结构。分年度科学制定档案移交接收方案,严把档案实体和数据进馆质量关,探索开展各立档单位期满5年档案移交进馆业务。馆藏档案总量已从2019年的18万卷增长到目前的192552万卷、598082件,其中专业档案占比41%。
二、档案服务决策,为宜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档案信息资源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还是社会民生政策制定,档案部门都积极参与。在宜都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过程中,档案人员迅速梳理历年交通流量数据、道路建设资料等相关档案,为规划部门确定合理的道路布局、交通枢纽选址等提供了关键数据。在制定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政策时,有关不同时期学校分布、学生数量变化等档案,为教育部门合理调配师资、新建或改造学校等决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持续巩固生态文明档案工作成果,推动档案文旅融合,协助建设宜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展览馆,为宋城·三峡千古情项目提供展陈档案史料。深化馆校合作,与湖北大学联合开展《生态建档与城市治理互激机制与策略研究——以宜都市生态档案管理为例》的国家级科技课题的申报、调研、结题等工作,推动生态档案成果转化,服务宜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三峡大学联合编纂出版《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成立“冯明博士创新工作室”,共同研究利用宜都三线建设档案史料,推动“宜都三线建设档案”2023年入选湖北省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为新时代的三线建设提供资政参考。
三、档案传承文化,丰富宜都现代化的精神内涵
宜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档案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特色菜系、传统手工艺等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护,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得以延续。宜都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民间吹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归档,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泉。如今,这些档案资源被开发利用,融入到文化旅游产品中,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增强了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宜都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具文化底蕴。
同时,依托生态文明建档,宜都市建成了一批反映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特色产业的乡情村史陈列室、乡村记忆展示馆,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枝城镇白水港村以渔民上岸后形成的实物档案打造出“渔民陈列室”,独具特色的渔民文化场所记录了百年渔村变迁历史,展现出渔民过去的生活和退捕上岸的历程。我们用好用足馆藏资源,近年来相继举办建党百年红色档案展、宜都珍贵档案及红色人物图片展、“辉煌十年·宜都巨变”发展成就展、“鉴古思今颂廉洁·清风正气润宜都”红色人物廉洁展、“三个条例(档案、党史、纪律)”图文展。编纂出版《鄂学灵光杨守敬》、《冠冕群英—宜昌早期中共党员胡敌》《辉煌十年 宜都巨变(2012-2022)》,参与编写《敢教山河换新颜——宜都幸福渠工程史料选编》。为大型文献纪录片《幸福渠的故事》拍摄提供各类档案史料,幸福渠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水利红色资源。借助宜都市红色记忆展厅,打造宜都市党风廉政教育展区。统筹建成“宜昌红色故事馆”,举办《峥嵘岁月——宜昌党史故事连环画》专题展。主动服务文化申遗项目,用馆藏档案资料助力宜都宜红茶获评欧盟首批认证湖北唯一茶地标,“宜都茶厂档案”入选湖北省首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四、助力社会治理,提升宜都现代化治理水平
档案工作在社会治理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社区建设中,居民档案的完善有助于社区精准了解居民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如养老服务、就业帮扶等。在应急管理方面,档案部门及时整理和提供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等相关资料,帮助市政府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同时,在法治建设中,档案作为司法证据的重要来源,为公正司法提供了有力保障,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了宜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档案开放力度,现已完成1999年4029卷档案的线上协同开放审核工作。积极融入全省档案资源共享利用平台,共享馆藏开放档案目录数据340497条。深化“跨馆查档、异地出证”服务,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目前,已提供各类查档服务3.8万人次,出具相关档案资料2万余份,为保障民生、解决纠纷、维护权益、编研开发等提供留凭和查考,群众满意度高。同时,我们积极协调市政务数据局开展并网工作,推动宜都市办公平台电子公文在线归档全覆盖。积极争取市委政府支持,通过城市大脑档案小脑综合利用服务平台立项,拟打造以市档案馆为中心、基层档案室为节点,逐步将各类重要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纳入平台共享利用,努力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站式档案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宜都市的档案工作正以自己的方式为城市发展积极作为,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档案价值,更好服务宜都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